第78章 风云再起(1/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岭南模式在南川乡的成功推广,为李一凡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信任。然而,随着模式的扩大,利益的冲突也更加显现。市长刘耀明不仅没有停止对岭南模式的干扰,反而借助更隐蔽的手段试图打破李一凡一派在县内的优势布局。一场更深层次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随着岭南模式的持续推广,李一凡提出的新构想——以召阳县为中心,逐步建立一个覆盖全县的“绿色产业集群”。这一构想不仅包含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电商物流,还包括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园区。

    县委书记李志远在常委会上力挺这一构想:“绿色产业集群不仅是岭南模式的延伸,更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李一凡同志的思路值得肯定,我提议尽快成立专项工作组,对这一构想进行全面评估并启动前期规划。”

    然而,常委会刚结束不久,李志远就接到了来自市政府的电话。刘耀明通过市发改委,指令暂缓县内所有新项目的审批,理由是“全市财政需要统一调配”。

    “市里是想全面冻结我们的发展规划。”李志远对李一凡说道,“看来这次刘耀明不仅针对岭南模式,他是要全面掐住我们的咽喉。”

    李一凡神色平静:“志远书记,市里的干扰在意料之中,但他们的动作越多,反而越说明岭南模式的成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我们不能因此停滞不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市里暂缓审批,那我们就从自身找突破。先启动小范围的试点,把核心资源集中在几项关键产业上,逐步向全县推广。”

    李志远点头:“具体怎么做,你有方案吗?”

    李一凡沉吟片刻,坚定道:“分三步走。第一,整合岭南镇和南川乡的资源,打造一个‘试验型绿色工业园’,吸引中小型绿色企业入驻。第二,通过企业直接融资和合作社订单,减少对市财政的依赖。第三,借助省里的政策支持,在全县营造一个示范效应。”

    就在李一凡筹备“绿色工业园”试点时,一股基层的反对声音逐渐浮现。几个乡镇的干部联合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质疑岭南模式在全县推广的可行性。

    意见书指出:“岭南模式虽然在少数乡镇取得了成绩,但并不适用于全县。过度强调绿色发展会限制经济增速,甚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