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绿源国际入驻(3/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筑是岭南模式的代表作之一,融合了现代化设计与传统岭南建筑风格,象征着岭南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努力。

    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建华、农业厅代表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企业嘉宾齐聚一堂,现场还吸引了数十家主流媒体。李一凡和雷蒙德作为双方代表,将共同签署总额15亿元的合作协议。

    “李书记,这次签约的关注度超出我们的预期,几乎全省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了。”黄志成略带兴奋地说道。

    “这是好事,但也是一场考验。我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李一凡淡然道。

    签约仪式上,雷蒙德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绿源国际的项目计划:“我们将在岭南开发区建立一个占地300亩的智能温室示范基地,同时建设一座农业研发中心,用于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和培训本地农民。这不仅是绿源国际在中国的重要布局,更是我们与岭南开发区携手共创未来的开始。”

    他的发言引发全场掌声,而随后李一凡的发言则将仪式推向高潮。

    “岭南模式的核心,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绿源国际的入驻,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技术与资本,更为岭南开发区提供了走向国际化的平台。未来,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证明,岭南模式不仅能成功,还能成为全国的样板。”

    随着双方签字仪式完成,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标志着绿源国际正式成为岭南开发区的一部分。

    然而,就在签约仪式结束后不久,市发改委再次下达了一份文件,要求开发区所有新项目暂停施工,理由是“需重新评估外资项目的环境与经济影响”。

    “李书记,他们还真是阴魂不散。”黄志成愤愤不平地说道。

    李一凡冷笑一声:“他们想用拖延战术破坏绿源国际的信心,但他们低估了我们的准备。”

    随即,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1 向省级部门求援:李一凡亲自致电省商务厅和省发改委,说明绿源项目的意义,并强调市里的干扰可能导致外资信心受损。

    2 稳住绿源国际:李一凡与雷蒙德直接沟通,向对方保证县里会解决所有问题,同时建议绿源国际提前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