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里已经具备一个城市规模的人数了。
人数在足够多的时候,证明这里也该开始发展了。但是,该怎么发展 这是一件让陈言感觉到头疼的事情。
像上个千年的现代化城市那样发展吗?那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如今是西汉时期,这里的人的思想还没有解放,没办法做所谓的城市化,除非有人给他们洗脑。
但是陈言又不是一个会洗脑的人,这也做不到。
如果思想太超前,那他岂不是会变成另一个王莽?
不过想想,好像也无需担心太多,以他一人击杀六万匈奴兵的战绩在这,这里的人都是听他的话的,谁不听话,那就只能被赶出绿洲了。
此时的绿洲,不再是单纯的绿洲了,这里成为了一个有绿洲有小镇的地方,这里的生态很好,人们很幸福。
这里的唯一标准便是愿意,训练也变成了愿意,但是就只有开荒是必须,其他的事情都只有愿意。
而定制这条标准的人,是陈言。
他的四合院,依旧在原地,在四合院外,是一开始那一百来人的住宅区。沿着住宅区往东数百米,是新住宅区,
新住宅区都是是双层木楼,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并不远,新住宅区一排一排整齐排开,每一排有二十栋木楼,一共十排,这只是路一边的新居民区。路的另一边新居民区和这边形成对称。
新居民区再往东,一条街道,名叫绿洲街。绿洲街上,有旧居民和新居民的一些商铺,还有各种买卖。
绿洲饭馆,跟着陈言学厨艺的妇女侯素一家开的饭饭馆,这里有很多菜系,甚至很多现代的菜系,这些都是她跟陈言学厨艺后,有厨艺能力之后,来了这条街上开了饭馆。
饭馆每天的生意火爆,因为这里的饭馆点餐,只需要劳力值来换取。
劳力值,是陈言想到的在这里的流通货币,因为这里什么都不缺,而且钱在这里没有用处,然而劳力值成为了这里的流通货币。
如果谁的劳力值多,可以用劳力值来雇佣其他人来帮忙干活,而赚取劳力值的唯一方式,便是通过开荒劳作,只有劳作合格的人,才能获得劳力值,否则白干。
当然,获取劳力值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