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蒋式太极拳?(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闭上眼睛,去想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起来……抬手从左画圈,不是掌……手掌只是笔尖……应该是手腕,你要让它变得柔弱,将你的手腕带动手掌,左下角在慢慢的变成右下角,然后用手掌进行描边……配合你的双脚一起动起来,就是在画圈,往不同的方向画圈,将太极图往不同的方向进行延展。

    你的手掌是一个小圈,手腕也是一个中圈,步法是一个大圈,身体是一个虚圈,以虚连实,阴阳交合……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距离,你要调节每一个圈的大小……当你欲刚时,身体发力,你的虚圈稳定你的身形以作做支撑,然后所有的圈相互缠绕,无论大圈还是小圈都把他们用一个点连起来,而这个点就是出力点。欲柔时,也就是放轻松,这也就是我们常规性的练习,老师教我们的这套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柔,尽量展开自己的身体,但是又要有度。自我的感觉就是,有些东西好像只能自己领悟。

    就比如说一些动作,看起来很僵硬,做起来好像也不连贯,但实际上你这是在模仿,印多了以后,你就会尝试怎么样把这个动作做轻松,而这个过程就是让这套武功适应你的身体,而不是让你的身体适应这套武功。

    我无法形容那种感觉,就是感觉“动”,虽然说这种拳一般打的很慢,但是你就是感觉他很有“动力”。当你放松以后,其实身体一展就能做出相应的下一个动作了。

    这种武学很有道家的感觉呢,基于幻想以及理论而开发出来的武功,然后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在我看来像这种武功下限很低,但是上限也很高。如果想要真正习得那种太极“杀拳”,恐怕也只有那种天之骄子了,或者日夜不停练习的武学宗师。

    而我只是想养养生而已 ,吃不了那种可以参加太极拳比赛的苦。太极拳的机动性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比散打之类的要差上很多,尤其是在现在,所有的运动都局限在脚底下那一个圈,这一个圈决定了你的运动范围,是人为画出来的一个圈。

    说实话,我感觉有一点不合理,我们这是太极拳,而不是相扑啊。这样岂不是固化了太极拳的思维?我曾经跟教练和师兄打的时候,我就有过那种神奇的感觉,像这种脚底成圈,练的是一种根,我们也称之为“定力”或“下盘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