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洪水来袭(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前吕本就已经想要离开乾清宫了,但是门口那锦衣卫见吕本想跑,直接就把刀给架到吕本脖子上了。

    开玩笑,你吕本牛气哄哄的,闯了东宫,又来乾清宫抬杠。

    朱元璋走的时候一句话都没说,这种情况谁敢放你走啊!

    宫禁之中大雨倾盆,这几日乾清宫中,连个给吕本送水的人都没有。

    堂堂的太常寺丞、天子亲家吕大人,只能拿着自己的乌纱帽,去接点雨水喝。

    倒霉催的是,这玩意还漏

    吕本甚至怀疑,朱元璋是不是故意把自己关在这里,目的就是要活活饿死自己。

    吕本打死也想不到,朱元璋已然将他给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而且由于心情比较烦闷,朱元璋这几日干脆便住在了坤宁宫中,以便跟马皇后说几句话。

    这几日,朱元璋面临的,可能是在鄱阳湖水战以来,最难做的选择。

    究竟是泰然应变,还是抱残守缺。

    无论选哪样,将对整个大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只不过就在朱元璋还在后宫纠结的时候,自西面来的一匹快马,彻底打断了朱元璋的思路。

    湖广一带今年雨水普遍过早,湖广两地的百姓,被连月的大雨,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而在这连月的大雨之后,湖广布政使司衙门,也察觉到,湖广各地,长江支流水位暴涨,一场大规模的洪灾,极有可能在酝酿之中。

    由于水位的暴涨,湖广至金陵的水道,都已经几乎被湍急的江水,给切断了。

    这个时候,湖广布政使也顾不得道路泥泞,几日之内便发出了七八批的驿卒,往京城送信,通知沿岸各地早做准备。

    奏报刚一送进京师。

    各部堂便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当天晚上便将奏章,送到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长江一带,后世时是黄金水道,但是在明代,却几乎是无法治理的存在。

    至于各朝在江面上修的那点大坝,有点用,但也不大。

    毕竟江面之上水流湍急,且雨季漫长,沿岸各地,基本就是停留在,听天由命的阶段了。

    自大明开国以来,朝廷虽然对长江水患,没有应对之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