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办报纸,打广告,得民心,还能赚钱(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任以虚继续道:“这其实就是越过那些人,直接把命令告诉百姓,让百姓倒逼他们听话。”

    “这样一来,起码能让百姓不至于去骂您啊。”

    在一旁的朱元璋不由得眼前一亮,兴奋的看着任以虚问道:“那,那报纸,是不是就是跟邸报一样的东西”

    任以虚的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抹惊讶。

    “老爷子,您还知道邸报呢”

    开玩笑,朱元璋可太知道了。

    不然朝廷的诏令是怎么发给天下各郡县的

    还不就是靠着邸报,向天下各地传递消息。

    而且邸报出现的年代非常之早,最早的记载,在西汉初年,邸报便已经出现,但同样,邸报也非常有可能是跟郡县制,同时出现的。

    毕竟郡县制是由天子任命,因此郡县官员,天生就需要定期获得一些,关于天子的信息。

    因此,在西汉时期的邸报,其实并不是朝廷设立的,而是由各地的郡县地方官,在京城设置几个打探消息的人。

    邸报的这个邸字,就是“属国舍”的意思,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郡县制的平稳运行。

    因此再唐以前,一个人知天下大势,那是他自己的本事。

    如果一个人是知天下大事的话,顶多说明他看过邸报。

    而且这玩意也不是什么特别难弄到的事情,给邸馆的差役塞两个钱,让他多抄一份便是了。

    只不过大部分的百姓对这玩意不好奇,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后来直到唐朝时,朝廷干脆就直接把这件事给摆到了台面上,一切邸报由朝廷抄送,而且也对邸报加以管理,只能由官吏查阅。

    因此在唐以后,甭管是知天下大势,还是知天下大事,最起码能说明,他是一个关系比较硬的人。

    朱元璋在一旁听得不由得恍然大悟。

    对啊!

    在这之前,咱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呢

    你们不是曲解圣意吗

    咱把圣旨全都写到报纸上,布告天下,咱看看你们还能咋曲解圣意!

    不过很快,朱元璋便意识到了,自己为什么没想到用报纸来打击这些士大夫。

    朱元璋的老脸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