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铁皮桶,3块钱一个!(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大刚在家吃了稀饭,填了肚子才去赶集。

    集里人多,没碰见陈浩。

    这让他很遗憾,买了半斤猪肉,扯了一尺布,得要在陈浩面前晃荡一下,心里才会舒坦。

    这才特意在村口等着,打听陈浩的消息。

    “该是去赶集了。”

    “是去了,一大早就见他们一家子四口,往集上去了。”

    “我在集上看到他们一家了,在排队扯布。”

    有人在集上看到了陈浩一家。

    陈大刚却是不信,“他家都穷的叮当响了,哪有钱扯布?家里怕是一尺的布票都没有,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布。”

    他觉得肯定是村人看错了。

    要么那人不是陈浩,要么就是陈浩只是去围观。

    他在村口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跟村里其他人聊着天,非要等陈浩一家子回来。

    “童倩多好的一个姑娘,还是城里娃,下乡的知青,家里日子却过的这么苦。”一人叹了口气,说道。

    “当初她要是选了大刚,日子肯定能好过不少,大刚干活是一把好手,无论刮风下雨,出工积极。”另外一村人也跟着点头。

    “每天拿满10个工分,一点折扣不打,双抢农忙时节,还能拿到12个工分。”

    赶集的日子,上工没那么紧张,聚在村口聊天的人不少。

    一个是休息,再一个,也是想看看其他赶集的人买了些什么东西回来,自家买不起,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听到一帮夸赞自己的话,陈大刚很开心。

    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我跟陈浩年龄又差不多,其实不想批评他,这样背后说人坏话不好。”陈大刚说道。

    “但是不说吧,我的良心又过不去,他这种不好好上工的行为,影响很坏,败坏我们红旗生产队的名声。”

    “又不是生病,又不是年老体弱,有胳膊有腿的,却成了倒挂户,别人要是有样学样,生产还怎么搞?”

    在村口坐了半个多小时,提着肉的手都有些发酸了,终于看到了陈浩一家子。

    一家4口人,手上都拿了些东西。

    陈浩手上提着一个竹篮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