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调后金的狼子野心和巨大威胁 。
若不及时遏制后金的扩张势头 。
让其在辽东肆意发展 。
日后必将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
且宝山的计划看似可行 。
若能成功奇袭沈阳 。
将极大地打击后金的士气和实力 。
甚至有可能扭转整个辽东战局 。
这派以首辅大臣为代表 。
他拱手说道 :“陛下 ,后金久怀觊觎之心 。
屡屡犯我边境 。
如今宝山将军在辽东有此破敌良策 。
若不给予支持 ,错失良机 。
恐辽东不保 。
一旦辽东沦陷 。
后金必将得寸进尺 。
我大明的半壁江山将拱手让人 。
相较之下 ,李自成和张献忠不过是疥癣之疾 。
可先派部分兵力牵制 。
待辽东局势稳定 ,再回师剿灭不迟 。”
还有一派大臣则提出了折中的方案 。
建议朝廷同时对李自成、张献忠和后金采取一定的军事行动 。
但在兵力和资源分配上尽量平衡 。
避免顾此失彼 。
他们认为 ,虽然两边的局势都很危急 。
但大明毕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庞大的军队 。
只要调度得当 。
或许能够在三条战线上都稳住局面 。
等待转机 。
一位资深的阁老缓缓说道 :“陛下 ,如今之势 。
犹如身处三线作战之困境 。
但我大明国祚绵延 。
并非毫无应对之策 。
可令部分精锐之师支援辽东 。
配合宝山将军的奇袭行动 。
同时调遣部分兵力加强河南等地的防御 。
抵御李自成的进攻 。
再派一支军队前往南方 。
围剿张献忠 。
如此方能在这艰难时局中 。
维持住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