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十被分去与一个叫老农的青工住在一起。
老农是化工学校毕业的,刚来报到两天,他家就住在一个叫小树囤的村子,离化肥厂有七公里。化肥厂是个国有大型企业,每年都有100多人分配到这里,都是国家包分配的大中专学生。因为效益好,化工产品,特别是氢氨、尿素销路好,大家的工资奖金很高,许多人都是奔着福利待遇来的。新来的大中专生在厂里都统称为青工,住在三生活区体验生活,这是厂里条件最差的一个生活区,职工们都叫在这里是“难民营”。虽然是个“难民营”,那些厂子女和老职工晚上都喜欢光临这里,他们都打着老师傅的身份,与新来的姑娘们套近乎,大家都争来夺去,争先恐后,先下手为强,在这里争夺未来的老婆。这个厂里,女人是稀缺资源。
新来的青工都不正式上班,全部在厂里组织学习,学习安全知识,消防技能,打扫厂里厂外的卫生,听说要锻炼体验三个月才分工。医学专业的王学十、何丽芳烦躁起来。
一个周末,王学十兴致勃勃地坐车去益水县人民医院,他激动不安地走进医院检验科,见到老师就问:“老师,我是东古卫校的,我来找我同学李玉婷,她是今年分来的。她在吗”
“你好,我也是东古卫校毕业的,上班五年了,我们科今年没有来新人,你讲的李玉婷没来,我知道医院新进了三名护士两名医生一个放射。”
“啊”王学十脸色一阵苍白,眼冒金花,欲扑欲倒的样子。
这个老校友上前扶了王学十一把,连忙问:“你怎么了”王学十叹了一口气,声音低切,伤心地说:“没什么,我可能是感冒又晕车了,谢谢您,我走了。”
王学十脑子一片空白,他也不知道是怎么走出医院的,又是怎么回到化肥厂的。回到“难民营”三生活区的时候,老农发现王学十像生了一场大病,十分焦急,失魂落魄的。倒在床上,从星期六下午到星期天上午、晚上都不吃不喝的。
晚间,关切的老农说:“王学十,你要不要紧我送你到医院,你两天没吃了,睡了两天,你生啥病了”
王学十无力地说:“心病。”
老农:“你性病花柳病听说很难治啊,还费钱。别难过。”
王学十生气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