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同时他利用帝对他的信任,诱之以利,取得了帝对变法的支持。平静的帝京,暗流涌动,酝酿着一场不见鲜血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开平元年,元夕,帝召曰:
“新元纪象,大兴民事,广赦天下。”
战乱结束不过短短数月,朝廷里已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派欣欣向荣,风清气朗之景。
三月,礼部会试。
四月,同岁殿试。
五月,高悬金榜。
殿试时,帝亲临考场,由谢玿给出考题,问曰:
“何为一国官吏?”
为官者,忠贞贤良为良臣,邪恶奸佞亦可为良臣,良臣不在何所为,而在所为何,所成何,所就何。科举殿试出题,是为王玢的不平之鸣,可惜无人能解其味。
谢玿任主考官,亲自阅卷,中意者交呈陛下过目,及朔日,放金榜,状元者寒门薛弁星,榜眼者柳道御,探花者苗儒川,其余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百一十一人。薛弁星授翰林修撰,柳道御、苗儒川授翰林院编修,其余各不等。
借助科举,谢玿迅速在朝堂及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一些老臣本就因谢玿为人“刚正不阿”“素有贤名”而亲近他,又因着前御史大夫的情,谢玿只需打打感情牌,便笼络了一大片人心。
八月,谢玿宣帝令,曰:“大化天下。”
法令繁多,内外兼顾,以税为重,概如下:
以县为界,设贷农司,春播之时,借贷农事,曰积金,息二十一,秋收即还,歉岁当别论。
丈量土地,相地定赋,虽有增余,三年则固。岁末征粮,每逢年馑,平价粜米,以赈灾情。
鬻田有度,超部由官府购入,低价售无田地者。凡主动内官府者,索税从轻,由官府强内,依其违令程度处罚金不等。
于商事,货额上限,下限同农,超部收所得之十三,鼓励微商,以抑巨贾。
于关税,各关隘量地方农税而定,取农税之十三,界定税、货上限。税限以货定,达而不加;货物超部取本金之十二。
制定地方律,威同国法,护驾改革。凡枷足栲手者皆服徭役,生者减刑,将死者慰亲。
朝野官吏,不问大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