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自己的身份能不能哭、适不适合哭,人一生下来就会哭,这也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证明。
坐了不知多久,谢玿哭累了,眼泪也哭干了,双眼很痛,视线模糊,可他此刻终于能够清晰的思考了。
他们并非走投无路,眼下并不知皇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坏的打算是太子一众人被捕,只是按律,中间尚有审讯环节,不至于即刻处死,仍有回还的余地。
如今的情况,当务之急是上下一心应对外患,然而疯帝与妖道才是根本。
谢玿最担心的就是匈奴与南诏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疯帝对此无动于衷,甚至葬送国家。
以如今皇帝走火入魔的程度,以及妖道苦难天下的目的,烽火燎原并非没有可能,甚至疯帝会为此更添一把火。
果然,不除去疯帝与妖道,如隔靴搔痒,天下必亡矣。
如今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谢玿只能寄希望于谢如沐、刘望山以及濯王一众,还有卫茗。
卫茗,字境,卫老将军为他取这个名,是减去习武之人周身带着的戾气,而取这个字,则是希望他人如其字,护卫国境。
谢玿只能希望卫茗能尽早看清皇宫局势,率兵反抗,回防西北。
皇帝执意封禅,泰山路遥,届时谢如沐率部至,或许可在路上阻击皇帝,救出太子。
可倘若卫茗仍在,则谢如沐一众必败。唯有卫茗与谢如沐他们同心协力,才能力挽狂澜。
只是那时,谢玿只怕已不在,无法再看到局势如何发展。
且若南诏战事传至朝廷,谢氏一族……谢玿心里一痛,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然而,此时绝非哀缅之时。
谢氏一族恐因此全部落难,那也就意味着这也会是谢如沐的一大阻力,他的身份恐遭质疑,则聚集起来的部队可能会因此分崩离析。
究竟怎样才能破局呢?
若是卫茗十万大军能为己方所用……
难,太难,至多希望卫茗回防西北,违抗虎符,已是极限,若要其协助谋反,只怕难如登天。
然而未必没有可能。
识时务者为俊杰,卫茗毫无疑问是俊杰,只是如今之局面,究竟如何才算是“识时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