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白衣结义(下)(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大家都同意,\"张若兰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章程,\"不如我们就来商议具体事宜。\"

    沈明轩接过章程看了看,不禁暗赞。这份文书立意周到,条理分明,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正式组织的纲领。其中很多理念,甚至与现代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衣堂分为四堂:医术堂、药材堂、考核堂、行规堂。\"张若兰介绍道,\"每堂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这医术堂,\"沈松溪捋须道,\"想必是负责医术交流和疑难杂症会诊?\"

    \"正是。请前辈主持医术堂,不知意下如何?\"

    沈松溪略一沉吟:\"也好。老朽虽已致仕,但对太医院的情况还算熟悉。若有什么疑难病症,也好及时与朝中太医们商议。\"

    \"李老精通药理,\"张若兰转向李老,\"可否主持药材堂?主要负责药材鉴定、采购渠道和炮制规范。\"

    \"这个\"李老有些迟疑,\"老夫倒是没问题,就怕得罪了一些药商\"

    \"这一点李老不必担心。\"沈明轩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药材评级制度,优质药材优先收购,价格从优。如此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调动药商积极性。\"

    \"妙!\"李老眼前一亮,\"如此一来,反而能带动整个药材市场良性发展。\"

    \"王大夫年轻有为,\"张若兰继续道,\"不如主持考核堂?负责考核新加入者的医术水平和品德操守。\"

    \"这\"王大夫有些忐忑,\"我资历尚浅\"

    \"正因年轻,才更容易和新人沟通。\"沈明轩鼓励道,\"况且考核也需要创新。比如可以设立"师徒制",让有经验的医者带新人。\"

    这提议得到众人赞同。这种制度既能保证医术传承,又能加强道德约束。

    \"至于行规堂,\"张若兰说,\"主要负责监督各地医者行医情况,调解医患纠纷,打击江湖骗子。这个\"

    \"让我来吧。\"出人意料的是赵大夫开口了。原来他已经照看好病人,正好听到这段话。

    \"我虽医术平平,但在江湖上还算有些人脉。再说这些年走南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