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南泥湾的生产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粮食和食盐这两样生活必需品仍然十分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359旅决定组织一支队伍到外地去背粮运盐。
“同志们,乡亲们,咱们南泥湾的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粮食和食盐短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解决这个问题,联队决定组织一支队伍到外地去背粮运盐。”赵连长把大家集中到一起。
“到外地背粮运盐?赵连长,咱们去哪里背粮运盐啊?”李位问道。
“我已经和边区政府联系过了,他们同意从延安调拨一部分粮食和食盐给我们。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就是延安。”
“延安?那可有几百里地呢,来回一趟可不容易啊!”一个老乡说道。
“是啊,赵连长,这一路上都是山路,而且还不太平,会不会有危险啊?”另一个老乡也担心地说道。
“大家放心,我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这次背粮运盐,由李位同志带队,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战士和老乡组成运输队,一起前往延安。边区政府会派一支部队护送大家。大家回去做好准备,三天后出发。”
“好,我们回去就准备!”战士们和老乡们纷纷说道。
三天后,一支由一百多名战士和老乡组成的背粮运盐队伍,在李位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程。每个人都背着背篓、干粮袋,扛着扁担,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同志们,这次咱们去延安背粮运盐,任务艰巨,路途遥远,大家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李位对大家说道。
“队长,您放心,我们都不怕吃苦!”战士们和老乡们齐声回答。
“好,我相信大家!”李位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光凭一股蛮劲,还要讲究方法,注意安全。赵连长说了,咱们这次背粮运盐,要做到‘三不’:一不贪多,二不贪快,三不掉队。”
“队长,您就放心吧,我们都记住了!”战士们和老乡们说道。
背粮运盐的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延安的方向前进。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同志们,加把劲!翻过这座山,咱们就休息一下!”李位一边走,一边给大家鼓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