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热情高涨,吴龙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农业技术推广小组之外,还要成立一个农业科研小组,专门负责农业科技研究。”吴龙继续说道,“这个小组的任务,就是选育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方法。”
“吴主任,这个农业科研小组,就让我来负责吧!”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说道,他叫徐光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
“好,徐教授,那就辛苦您了!”吴龙说道。他知道,徐光启是边区有名的农业专家,在作物栽培和育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吴主任,那我们科技委员会的任务是什么呢?”一个年轻人问道,他叫李兴,是一位机械工程师。
“科技委员会的任务,是推动边区的科技进步,为生产建设和军事斗争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们的重点工作,是筹建‘农业科技大学’,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科技的新型人才。”
“农业科技大学?吴主任,您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
李兴非常兴奋,“我以前在国统区的时候,就听说过国外有这种专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大学,没想到咱们边区也要办这样的大学了!”
“是啊,吴主任,这可是咱们边区的一件大事啊!”其他同志也都纷纷响应。
“我们要尽快选定校址,建设校舍,编写教材,招聘教员,争取早日开学。”
“吴主任,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农业科技大学’办好!”大家纷纷表示。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会议确定了农业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的近期工作计划,大家分头行动,开始紧张的工作。
与此同时,吴龙也收到了南泥湾的信件。信是赵连长写的,他在信中向吴龙汇报了南泥湾的近况。
“吴教员,您在延安一切都好吧?我们都很想念您!”
赵连长在信中写道,“自从您走后,我们继续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建设。今年夏天,虽然遇到了旱灾和洪水,但由于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损失不大。秋收的粮食已全部入仓,比去年又增加不少!”
“李位同志带领的敌后武工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在敌占区发动群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