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盐场考察 制作新盐(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带着解决边区食盐问题的重任,吴龙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三边盐场。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边区军民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景象,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食盐生产和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吴主任,您看,这片盐碱地,就是咱们边区最大的盐场——三边盐场了。”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吴龙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边区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指着远处一片白花花的盐田说道。

    吴龙举目望去,只见远处一片开阔的盐田,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耀眼的阳光。盐田被分割成一块块整齐的小方格,一些盐工正在烈日下辛勤地劳作着。

    “走,咱们去盐场看看。”吴龙说道。

    一行人来到了盐场,盐场的负责人王场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吴主任,您怎么亲自来了?”对于吴龙的到来,王场长很惊讶。

    “我来了解一下咱们盐场的生产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吴主任,您快请坐,我给您详细汇报一下。”王场长把吴龙等人请到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

    “王场长,您就别客气了,咱们还是先到盐场去看看吧。”

    “好,好,吴主任,这边请。”王场长说着,就带着吴龙等人来到了盐田。

    吴龙一边走,一边观察着盐场的生产情况。他发现,盐场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滩晒法”制盐,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效率低下,而且受天气影响很大,产量也不稳定。

    “王场长,咱们盐场现在一年的产量有多少?”

    “大概……大概能产一百多万斤吧。”

    “一百多万斤?这个产量可不算高啊!而且,我听说咱们盐场生产的食盐,质量也不太稳定,有些甚至发苦发涩,不能食用。”

    “吴主任,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们也知道。”

    对此,王场长很是无奈,“可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沿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晒盐。”

    “王场长,我这次来,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想办法,改进咱们的制盐技术,提高食盐的产量和质量。”

    王场长眼睛一亮:“真的?吴主任,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