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建大桥缺钢铁?那就砸锅卖铁!(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正英教授的到来,为边区建设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科技力量。这位享誉国内外的桥梁专家,一下马车便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丝毫没有专家的架子。

    “吴主任,这延河的水文资料,您这里有吗?”钱教授一边翻看着边区的水文资料,一边向吴龙问道。

    “钱教授,您叫我小吴就好。这些资料都是近几年收集的,可能不全面。不过,我会安排人尽快补充完善。”

    “好,那就有劳你了。那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工作吧!”

    吴龙带领钱教授和几个技术人员,沿着延河进行实地勘察。他们仔细测量了河道宽度、深度、流速等数据,并对周边地形、地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吴主任,您看这个地方怎么样?”在一个河道相对较窄、两岸地势较高的地方,钱教授指着河岸说道。

    “钱教授,您觉得这里适合建桥?”

    “嗯,这个地方的河道比较窄,水流也比较平缓,两岸的地质条件也比较稳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建桥地点。不过,咱们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勘测和计算,才能最终确定方案。”

    吴龙连忙回应:“好,那就初步定在这里,然后再进行详细勘测、计算。”

    经过几天的实地勘察和反复论证,吴龙和钱教授终于确定了延河大桥的桥址和设计方案。

    “吴主任,根据我们的计算,这座大桥的跨度需要达到一百米以上,才能满足通航和防洪的要求。”钱教授叹了口气,“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啊!”

    “钱教授,您有什么具体的方案吗?”吴龙认为他有把握。

    “我的想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一座拱桥。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减少桥梁的自重,而且美观大方。”

    “好,这个方案好!”吴龙赞同道,“不过,钱教授,咱们边区现在钢铁和水泥都很缺乏,这该怎么办呢?”

    “这个我也考虑到了。”钱教授说道,“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石料和木材来建造桥墩和拱架,然后在关键部位使用钢筋混凝土,这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保证桥梁的强度。”

    “好办法!钱教授,您真是太有办法了!”听到有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