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纺车声声 织机隆隆(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泥湾的纺织事业,在吴龙的推动下,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苎麻、葛麻、柳树皮等原料,在妇女们的手中变成了一缕缕纱线,一块块土布。

    但吴龙并不满足现状,他意识到,要提高纺织效率,必须改进现有的纺织工具,建立更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同志们,咱们的纺织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现在的纺车和织布机,都比较原始,效率比较低,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生产发展的需要了。”

    “吴教员,那您有什么好办法吗?”一个纺织小组的组长问道。

    “我们可以对现有的纺车和织布机进行一些改进,提高它们的效率。”

    “另外,还可以把各村的纺织能手组织起来,建立一个纺织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生产。”

    “改进纺车和织布机?这……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是啊,吴教员,我们用的这些纺车和织布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已经用了几百年,还能怎么改进啊?”

    “我知道这不容易,但只要肯动脑筋,肯钻研,一定能够找到改进的办法。我已经有了初步想法,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起试验。”

    “吴教员,您就说吧,您让我们怎么改,我们就怎么改!”

    王木匠第一个支持,自从上次改进了水车和脱粒机,他就对吴龙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那我就先说说我的想法。首先,我们来改进纺车。大家看,这是咱们现在用的纺车,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一个锭子,一次只能纺一根纱线,效率比较低。”

    吴龙指着一台老式的纺车,给大家分析利弊。

    “吴教员,那您有什么办法提高纺车的效率呢?”一个妇女,忍不住走上前。

    “我的想法是,把纺车的锭子增加到多个,这样就可以同时纺出多根纱线,提高纺纱效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改进一下纺车的传动装置,让它转动起来更省力、更平稳。”

    “好主意!吴教员,您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王木匠竖起大拇指称赞。

    在吴龙的指导下,王木匠带领几个技术骨干,开始了对纺车的改进工作。

    他们反复试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