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愚公移山,开荒拓田(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经过几天艰苦勘察,吴龙等人终于摸清了,南泥湾周边可供开垦的荒地情况,并绘制了一幅详细的开荒地图。

    “吴教员,根据我们的勘察,南泥湾周边,至少还可以开垦上万亩的荒地!”

    李位指着地图,兴奋地汇报,“如果把这些荒地都开垦出来,咱们南泥湾粮食产量,至少可以翻一番!”

    “好,太好了!”

    吴龙欣慰地表示,“开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工具,咱们还得做好准备。”

    “吴教员,您就放心吧,我们南泥湾的军民,最不怕的就是困难!”

    赵占魁信心满满地说,“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好,有大家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开荒任务的!”

    回到南泥湾后,吴龙和赵连长立即召开了军民动员大会,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开荒工作中来。

    “同志们,乡亲们,开荒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支援抗战,改善我们的生活!”

    吴龙看着台下众人,在大会上慷慨陈词,

    “开荒虽然辛苦,但这是一项光荣任务,我们一定要发扬南泥湾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把荒山变成良田,把荒地变成粮仓!”

    “好!开荒!开荒!”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积极参加开荒工作。

    “为了保证开荒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提几点要求。”

    吴龙进一步指示,

    第一,各生产队、互助组要制定详细的开荒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第二,要加强劳动保护,注意安全生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三,要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不能搞疲劳战术。

    “吴教员,您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李位郑重承诺。

    “另外,我们还要对开荒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吴龙补充说明:“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和作物品种。

    比如,在坡度较陡的山坡上,我们可以修建梯田,种植一些耐旱、耐瘠的作物;

    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