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旱地变良田,水稻攻坚战(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吴龙的指导下,大家开始了水稻育秧工作。

    他们选择了一块向阳背风、水源充足的土地作为苗床,并对苗床进行了精细的平整和施肥。

    “大家注意了,育秧的秧田要平整,不能有高低不平的地方,否则会影响秧苗的生长。”吴龙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吴教员,您看我这秧田平整得怎么样?”一个战士询问道。

    “嗯,不错,这秧田平整得很到位。”

    吴龙检查了秧田的平整情况,满意地评价,“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播种了。”

    “吴教员,这水稻种子该怎么播呢?”一个老乡请教道。

    “播种前,我们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见战士们都围了过来,吴龙耐心给大家解释,

    “我们可以把种子放在温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来,放在温暖的地方催芽。等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那个老乡恍然大悟。

    在吴龙的指导下,大家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秧田里,并覆盖上一层薄土。

    “大家注意了,播种后要保持秧田的湿润,但也不能积水过多,以免烂秧。”

    “好,我们都记住了,吴教员。”战士们和老乡们应答。

    在大家的精心管理下,秧苗很快就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吴教员,您看,这秧苗长得多好啊!”

    李位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秧苗欣喜地说。

    “嗯,不错,这秧苗长势喜人啊!”吴龙赞许道,“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插秧了。”

    就在这时,一批来自湖南、江西、江苏等地的南方干部,被调到了南泥湾,参与到边区的建设中来。

    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为南泥湾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吴教员,这些同志都是上级派来支援我们南泥湾水稻种植的南方干部。”

    赵连长向吴龙一一介绍,“他们都是水稻种植的‘老把式’,经验丰富,技术过硬。”

    “好,太好了!欢迎你们,同志们!”

    吴龙热情地表示欢迎,“有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