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南泥湾土特产商店(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道。

    “不贵,这支‘宝塔’蜡烛,只要您两斤小米。”售货员笑着回应。

    “好,给我来一支!”

    “同志,您看看,这是我们南泥湾自产的棉布,质地柔软,结实耐用,您要不要来几尺?”售货员又向另一位顾客推销。

    “好啊,这棉布看起来不错,给我来十尺!”

    “南泥湾土特产商店”的开业,在延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前来购买南泥湾的产品,对南泥湾的生产建设赞不绝口。

    “这南泥湾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不仅能生产粮食,还能生产出这么好的工艺品!”一个顾客赞叹着。

    “是啊,这南泥湾的军民可真了不起,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啊!”另一个顾客也随声附和。

    “南泥湾土特产商店”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南泥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南泥湾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进一步提升了南泥湾在边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光明”牌工艺蜡烛的热销,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南泥湾经济发展的道路。它不仅为边区带来了宝贵的外汇收入,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南泥湾军民创新创业的热情,让大家看到了农产品深加工的广阔前景。

    “吴教员,您这招真是高啊!”李位拿着一份销售报表,兴奋地赞叹道,“咱们的工艺蜡烛,现在可是供不应求,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

    “是啊,吴教员,这工艺蜡烛,不仅好看,还实用,而且还为我们南泥湾赢得了好名声!”赵连长也附和着,“现在,谁不知道我们南泥湾的‘光明’牌蜡烛啊!”

    “哈哈,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吴龙沉思了一会儿:“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南泥湾的农产品种类很多,除了烟草,还有粮食、大豆、各种蔬菜等等。我们不能仅满足于销售初级农产品,还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是啊,吴教员,我们还可以再开发一些新的产业。”赵连长提议,“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大豆,生产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好主意!赵连长,您这个想法很好!”吴龙眼睛一亮,赞同道,“这大豆浑身都是宝,不仅可以榨油,还可以制作各种豆制品,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