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鱼跃(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南城门附近的一处居民聚集处,低矮院墙外,陈友河接过少年从杂石堆里挖出来的一个竹筒。

    打开竹筒塞子,陈友河看了看里面泛着黄的盐。

    用手指沾了些结晶,放进嘴里尝了尝。

    随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够秤吗?”

    陈友河问。

    “少,少了一两。”

    少年答道。

    陈友河皱了皱眉。

    那少年见状急道:“大叔,这是行内规矩,不可满称。我也不骗你,别人也都是这个重量。您若不信,下次遇着其他私盐可细问一下。”

    陈友河在梅沙圩,也买过路边的私盐。

    不过那时都不是论斤数买卖,只按两数秤采买。每次也只买八九两,从来没有买过一斤的。

    他还真不知道,私盐贩子手里的食盐,一斤食盐不是十六两秤,而是十五两秤。

    听少年如此说,陈友河也不在意那一两秤的差数,便数了五十文铜钱给少年。

    少年接过钱,连连鞠躬道谢。

    拿了私,盐陈友河带着陈石头快速离去。

    他需要从西城门出城,那边靠近码头。

    “石头,买,卖私盐,朝廷都是要治罪的。”

    “尤其是贩卖私盐的行为,贩卖私盐一斤以上者,便可叛流放八百里,或刺配充军。或徒刑三月,夹刑七日丈五十。”

    陈友河一边走,一边和儿子诉说着朝廷对贩卖私盐的重刑。

    “那,买了私盐的人,又会受何种处罚?”

    陈石头没想到,朝廷对私贩盐者会动用如此重刑。

    “对于采买私盐的人,官府多数是处罚款或处劳役,超过一斤便可处罚款和劳役双刑。所以,非特殊情况最好别买私盐。”

    陈友河回应道。

    陈石头说道:

    “这么对比,采买私盐的人,可比贩盐者受的处罚轻了许多。”

    陈友河点头又道:“是呀!另外除了食盐不可私下买卖之外,还有铁,包括铁矿石亦不可私卖……”

    陈友河给儿子讲述朝廷的诸多禁忌,陈石头很认真的听着。

    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了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