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见丈夫神色不好,以为他在饭庄吃了挂落,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导他。
眼看就要开饭了,却见谢昌明匆匆忙忙的出了家门。
“哎,昌明,你上哪去!这眼瞅着就开饭了。”
梅氏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大声问。
谢昌明走得匆忙,没有听进梅氏的话。
梅氏把饭菜留在厨房,回堂屋坐着。
谢东来见父亲心事重重的回家一趟,待了片刻,便匆匆忙忙出了门去。
“娘,爹爹去何处了?”
谢东来在谢氏族学读书,原本是去年秋天便要出学,外出找活计的。
可去岁,谢家出了个举人。
这件事。极大的刺激了梅氏。
原本,已经辍学一月有余的谢东来,被梅氏狠着心,一咬牙让儿子再读一年书。
为的是看看,这小子有没有考取秀才的能耐。
谢东来今年十二岁,他自八岁入学,三百千早学完了,今年已经学完大半部论语,也算是有些学识的人了。
梅氏瞅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旁边的大女儿谢兰香。
谢兰香今年十岁,她怀里抱着弟弟,正坐在板凳上。
公公谢大山,提溜了锄头从外边进来。
“爷爷回来了!”
谢东来叫了声,走过去接下爷爷手里的农具。
“大明子还未回家?”
谢大山没看见大儿子,转头问梅氏。
“刚回来一会,又出门了!”
梅氏轻声应道。
“爹,饭菜已经做好,就等你和昌明回家了。”
梅氏又道:“娘再后院收纱,您回来了,我让兰香去换她出来吃饭。”
“嗯!”谢大山点头答应。
谢大山名下没几亩地,也是因为家里地少,他当年咬着牙,让大儿子上了族学。
后来,他又央求了族长家的大儿子,给谢昌明留了一个到饭庄当跑腿伙计的活。
只是,小儿子谢昌平却在七年前,选择去服了兵役。
大周朝的兵,地位非常低下,一般有活路的人,都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当兵。实在是没办法的情况下,逃不掉了,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