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沃土(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厢房院子那边等他。

    陈新泉在谢江西家院门口等了一刻钟,正当他有些不耐烦的时候。

    院门咿呀!一声从里面被打开。

    “抱歉,抱歉,让新泉久等了。”

    谢秉礼远远的,对着陈新泉拱手行礼。

    陈新泉上前迎两步回礼道:“三公子言重了。”

    谢秉礼哈哈笑道:“我没想到新泉今日会来寻我。来,里边请!”

    “请,三公子请!”

    陈新泉落在谢秉礼半个身位,进了院子。

    东厢房堂屋里,还有一群半大的孩子在玩闹,是谢秉礼的表弟表妹们。

    谢秉礼对堂屋里的谢婉晴,说道:“大妹,辛苦你招待表弟表妹们。我带新泉去书房说事了。”

    “哥哥自管去忙,我省得的。”

    谢婉晴应道。

    “若爷爷叫我吃午饭,你自告诉爷爷,我晚些时候饿了再吃。”

    谢秉礼说着,也不等谢婉晴答应,跨步走远了。

    谢文元家一日食三餐,午餐一般在午时五刻开餐。

    谢昌明家一日两餐,一般情况下,午餐也是早餐,大多数情况在巳时五刻开餐。

    同是一个村的同一个祖先的后人,在族中和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的差别是巨大的。

    谢文元和谢文山是四房的话事人,在宗族中掌握着许多资源。

    生活相对富足,加上他还有秀才功名傍身,因而同时能够得到来自衙门的部分资源。

    谢大山、谢昌明是谢氏二房血脉偏远的族人,宗族资源到他们身上便少得可怜。

    因此,他们的生活也仅仅是温饱稍余而已。

    桐江村谢家所拥有的水田,也是附近几十个村落里,少有的肥沃田地。

    比沙洲村陈氏的田地肥了许多。

    因而,桐江村谢氏稻田地里谷子的产量,比沙洲村陈氏稻田地里谷子的产量更高些。

    与此同时,水田里庄稼抗病虫灾的能力,桐江村谢氏的水田,也比沙洲村陈氏的要强许多。

    因此,才有了谢文元家田里的庄稼受青蛾虫灾后减产三成多,而陈达隆家田里庄稼受了青蛾虫灾之后减产五成的差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