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长安灯会(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衷肠。

    才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百姓成群结队,脸上尽皆带有喜意。

    穿梭于灯火中,笑声盈耳。

    自信昂扬,这是这些人表情中,带给李勉的第一观感。

    “天可汗”名声,妇孺皆知。

    也培养出了大唐百姓发自内心的自信。

    撑起了大唐百姓的自尊。

    这让李勉想起一句话,曾经流传于网上的一句话,“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百姓们的表情,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李勉叹了口气,‘可惜这一切,都在玄宗西逃后,彻底湮灭,本不该如此啊……’

    可恶的安禄山与史思明。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与国家,是大贼。

    与百姓,是畜生。

    大唐后面虽也中兴过,却再无唐初盛况。

    直至唐末时,黄巢揭竿,再陷动乱。

    可悲,可叹。

    “勉哥儿,在想什么呢?”李德奖问。

    李勉被唤回神,摇头笑道:“没什么。我们去河边放灯吧!”

    把写有愿望的宫灯,放于水上,任由其随波飘流。

    更有豪门大户,会把承诺,写在纸上,任由灯随水而动,随波逐流,谁若是拾到,则惠银百两。

    亦或者,捡灯相亲,铸佳人佳话。

    灯早已备好,是杨秋儿与秋菊几人,花三天时间,在家做的。

    人手一盏,放于水上,目视它漂走。

    “你写的什么愿望?”李勉凑到杨秋儿耳边,轻声问道。

    两人凑得太近,杨秋儿脸上,漫上一团红晕,连耳朵都红了。

    “愿望要说出来,就不灵了。”

    李勉闻听,仰头放声大笑。

    他家秋姐儿,还真是可爱呢。

    看两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