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魏怼怼(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从14岁起,便跟着自己的“观音婢”,李二每次看到,都能放下所有心事,变得轻松起来。

    长孙无愧于贤良名声,与李二相守相扶,无论是当初的玄武门之变,还是之后他所承受的骂名,长孙一直都在。

    两人相濡以沫,情感久愈弥坚。

    李二也听劝,长孙要保的人,他会放。

    因此在朝中,长孙名声比他李二都要高。

    甚至有人传言,如没皇后,整个朝堂,现在还站着的还有几人。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君不见,自长孙皇后逝去,没了制约的李二,甚至是作出过,魏征死后被翻起戳尸的惨剧。

    这不是一名千古一帝,应该做下的事。

    “陛下,臣妾煲了莲子羹,休憩会儿,喝完再批不迟。”长孙把托盘放到御桌上,对着李二微笑劝道。

    一听是莲子羹,李二顿时喜笑颜开。

    别的不论,单皇后这一手,便是极佳。

    也是李二每日忙碌过后,最放松的时候,也是最欢喜时分。

    “观音婢,受累了。每天管理后宫,还要给朕煲羹汤。”李二接过羹汤,慢慢喝着。

    味还是那个味,一直没变过。

    “二郎,这是我应该做的。”

    长孙笑看着李二,一口一口地喝着。

    “二郎,刚进来时,听你说起魏征,他又怎么你了?”

    “嘿,别提了。最近不是要征高丽吗,玄龄他们各抒己见,谁也不让谁。”

    “朕只不过劝会架,却被魏征盯上,被训了一通,气死朕了。”

    一听是征高丽,长孙脸色一变,忙道:“当初听说李勉不是说,现在不是出征的最好时机吗?”

    当初李勉诗和策论,曾引起过大轰动。

    长孙虽身在内宫,也有听闻。

    对其中征高丽一策,甚是认同。

    记得当时,二郎回来后,也曾大为赞赏。

    现在怎么又要征高丽?

    “说到李勉,那小子一直缩在李家庄,不回长安。当初是当初,现在不行啊。新罗已派使臣进京,向大唐求援了。”说起李勉,李二没什么好脸色。

    好好的繁华长安不待,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