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非救之罪(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粮价崩了。

    随着汝南与山南的盐粮到达,市面上盐粮价格,便迅速回落,供胜于求。

    首日,盐价从五百,降至四百。

    次日,盐价从四百,再度骤降至二百。

    第三日,再降,从二百到一百。

    盐价迅速回落至灾变前水平。

    汝南与山南的盐商粮商,急了,眼看手上的盐粮,卖不出去,纷纷找到李勉,想让官府收购手上的盐粮。

    没办法,要是运回去,他们损失将会更大。唯一的方法,便是及时止损,让官府接盘。

    现在官府手上,可是捏着一大笔现银,是市面上,唯一有能力吃下他们库存的买方。

    汝南与山南的盐商粮商们,哭了。

    以为能大赚一笔,谁知世家已无钱收购,市面上没人买,压在手里,房租水费却日日都在消耗。

    眼看着就要砸手里了。

    他们把当初散播消息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后悔当初听信谣言,导致如今血本无归。

    李勉还算厚道,知道这些人是被自己坑了,答应收购他们手上的盐粮。

    李勉下了一道命令,让各县官府以市场价上浮10价格进行收购。

    这令一出,各县粮仓迅速回满。

    在山南与准南的人卖盐粮时,焦头烂额的崔琰,终于服软,找上了李勉。

    望着不高的驿站大门,崔琰脸色肉眼可见地发青,早不复当初的高昂与得意。

    李勉见到拜帖,让二子去见,他并未露面。

    他则等在后堂,等待结果。

    不久,二子一脸欢快的,回到后堂,来见李勉。

    “公子,您真是神机妙算,发了,我们发了。”

    “好了,淡定。让各县官府去办吧。”

    二子愣了愣,“公子你就不好奇,我是多少收购了崔琰手上的盐粮吗?”

    不等李勉回答,二子已是说道:“盐只要五十啊五十,低于市场价的一半。粮食更甚,以六个铜钱一斗。这回,世家亏大了。”

    确实是亏大了。

    各县官仓满了,放不下,还建了不少粮仓,用来存放从世家手上回购回来的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