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眠之夜(3/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晚,二人便没再回去,径直入了兵部衙门。

    老者说道:“里间有榻,你自去休息吧!”

    青年摇了摇头,为了今日的会面,他朝思暮盼了五年,回想先前的书信往来,三年前的缘悭一面,可见今日一面有多难得,他岂能浪费。

    “小友倒是固执,既‘愿一相见,道其所有’,也经‘四板谒’而入,且闻‘琼鸡之呼,玄龙之笑’,又因何留书而去?”

    老者处处引用青年原书,喟然长叹道:“‘显祖出都门矣,一面何时?谨奉别言’,字字珠玑,个中情真,真令老朽惭愧啊!”

    “明公高居大司马,显祖区区一落第书生,见宾客都是名将贤士,自行惭愧,只好留书道别。”汤显祖见老者引用留书之言,深受感动,便直言道。

    “看来小友今科是志在必得?”老者笑道。

    汤显祖沉默了,他并非志在必得,只因今日在临川馆得知老者因身体抱恙三度请辞,担忧之下方冒昧探望。

    老者见他不说,也不着恼,继续说道:“好不容易来上一回,却跟老朽到处跑,没来得及好好说话,既无睡意,不妨促膝一谈。”

    汤显祖大喜,忙帮老者褪去蓑衣,和自己的一并挂到墙上,又将房间几盏灯点亮,他看清满屋的案牍,想必是老者公房。

    二人入座,从平倭到剿寇,从征战到统筹,各抒己见,一起回顾了老者纵横三十载的军旅生涯。

    说到士气,老者就提到军中设戏班之事。

    “为振奋士气,我于军中设戏班,多唱些保家卫国,誓灭倭寇的旧戏新曲。效果比我预想的还好,我便把将一习惯保留了下来。”

    “听闻明公每到一地,海盐腔便传至一地,如今东南已是遍地开花。”汤显祖对戏剧很是下了番功夫,各地情况他皆知一二。

    老者哈哈笑道:“哈哈,其他地方我不知晓,但闽粤和江右,海盐戏班应当盛行。为士卒计,我命全军习唱,以便解甲后有一谋生之技,想来此三地会有不少士卒以之为业。”

    汤显祖说道:“敢叫明公知晓,进京前我曾去宜黄,亲见以之谋生者多达千人。”

    “好!好!好!”老者连声叫好,他是宜黄县人,汤显祖是临川县人,两县皆属抚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