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侯府夜话(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拜师,其中一个和徐家子一起拜入阳明先生弟子门下,另外几人也拜入各家。几十年下来,生生在我们儒武两家之外,形成了第三家,姑且叫之杂家吧!”

    张介宾听到这儿,好奇的问道:“这事好多好多年前,那么周老师呢?难道和我们家有什么恩怨?”

    张寿峰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什么私人恩怨,你啊你,戏文听多了吧?”

    张介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真以为两家是世仇呢!

    “周家七子,夭折了三位,剩下四位,有只有一男丁,此四人便将毕生所学都传授了给他,这男丁正是周述学。周述学也不负众望,二十出头便进了学,可我山阴是科举大县,进学容易,中举难。无论是徐文长还是他周述学,都几次铩羽而归,空有才子之名。科举走不通,周述学便想走武途,你祖父担心他会在绍兴卫扎下根,便使计将他诓骗去了京城。周述学几十年如一日的以布衣之身,游于公卿之间。可当时朝廷不如现在,危机四伏,满朝文武浑浑噩噩,那有他周述学出头之机,不过当成一戏子般糊弄。你说祖父坑了他几十年,他还会给我什么好脸色?”

    张介宾听得很是气氛,咬牙切齿道:“那后来呢,周老师一直没发现吗?”

    张寿峰犹豫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或是早就发现了,嗯,再后来东南倭乱,战火波及桑梓,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我山阴儿郎岂甘于人后,纷纷投笔从戎,其中又以徐文长和周述学最出色。二人皆投入东南支柱,胡公宗宪幕府之中。献计献策,短短几年便助胡公平定倭乱。当时军中有言,大事不决问徐生,琐事不决问周生。由此可知他二人孰强孰弱。”

    张介宾不服气道:“这怎么能说明周老师不如人呢?只是他徐文长聪明,只解决大事,谁不知道清官难判家务事,我周师能把琐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大事又岂能处理不好?”

    “别人不知道,难道我还不知道吗?他周述学先被你祖父摆了一道,又被京城卿贵玩弄于股掌之间,在胡公幕府中更被徐文长压了一头,他若真有本事,岂会如此窝囊?我就不信他周述学一点脾气也没有,甘于陪衬。”

    张寿峰说着说着,便激动起来,他当年也是胡宗宪幕府一员,徐文长受宠,他自然是站在徐文长一边。当时幕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