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袁了凡(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寿峰惊讶不已,这世上真有神人如孔先生般算无遗策?又果真向袁表所言,修“立命”之学,可逆天改命?

    这一切都显得那般不真实,刷新了张寿峰对世界的认识。

    “一派胡言,若真有这般神人,先帝何至于生死道消?”金英气得吹胡子瞪眼,嘉靖帝修道数十年,几任国师相助,天下道观求仙,最后也难逃一死。在他看来这什么孔先生,不过子虚乌有之人罢了。

    “这孔先生是我母亲请来的,我哪敢以母亲的名义撒谎?至于是否属实,老哥哥若不信,可去乡里一问便知。”袁表很笃定的说道。

    张寿峰见袁表以母亲的名义来说,顿时信了三分。他两家相交多年,早知袁表是孝子,更知她母亲的伟大。

    见金英还是不信,张寿峰出言道:“庆远不会拿母亲之事说谎,梦石兄恐怕不知袁老夫人吧?我给你说道说道。”

    随着张寿峰讲述,金英才知道,原来袁表母亲是续房,但对所有子女都视若己出。并在袁仁去世后,将子女一一培养成才。不仅如此,还是以德报怨的典范,说了折李送羊,终成烟亲之事。

    金英这才慢慢相信,但对袁表弃道家投释家之事还是耿耿于怀。

    “老哥哥,道也好,佛也罢,在于个人。我国向来是儒释道并举,讲究三教合流,早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哪还能分得那么清楚?”

    袁表这时说道,他一生本就和三教息息相关。拜入心学门下,早年信道,中年信佛,儒释道三家伴随他一生。这也是自宋以来,三教合流的必然结果。

    “这倒是,儒释道殊途同归,我并不专信某一个,只是相较而言,对道家更亲近些罢了。”张寿峰认同到。

    虽然不想承认,但金英也是知道,医与儒,道与佛,他所信仰的都处于劣势。即便国朝大力支持下,道家兴盛一时,可相比于佛家,还是有一定距离。

    “唉,大势所趋,如之奈何?”金英感叹一句,也不知是感叹自己,还是袁表,亦或是张介宾。

    “庆远兄,你怎会一大早来这?还有你改号了,以前不是叫学海吗?现在叫什么……了凡?袁了凡?怎么听着有点不伦不类?”

    张寿峰问着问着忍不住发出了一连的问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