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古董(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喜的太奶就是以这些东西起家的,太奶没少给他和他爹灌输相关知识。

    “是吗,那好啊~晓晨兄弟,那你说说,这些东西的品相?帮我估个市场价?”齐淮突然提起兴趣,这些东西摆在这儿,身边的这些兄弟也就是看个热闹,几乎没人问过朝代年份,他说啥是啥,陆卫东甚至觉得这里面的东西可能价值连城,不然也不能被齐淮封在墙里。

    “对对,晓晨兄弟,你说说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吗?”陆卫东问。

    “淮哥~这个东西的品相~真假,要看淮哥你按什么朝代入的了~”大喜淡淡的说。

    \"哦?怎么说?”齐淮眼睛一亮。

    “如果是按明代成化的瓷器价格收,那就是假的,就亏了,但如果按清代的收,那就不亏~”大喜看着玻璃墙里的瓷器说。

    齐淮点点头,笑而不语,眼睛里透着赞许,想听大喜继续说。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那到底是真是假啊?啊”陆卫东挤过来,探头探脑的问。

    “我问过淮哥好几次,这里面这些玩意值不值钱,淮哥都没搭理我,说~就算是跟我说了,我也听不懂,是对牛弹琴!小许总,哦~晓晨兄弟,你跟我们说说~快说说~”陆卫东和其他几个兄弟都围拢过来想听大喜怎么说,杜锋也好奇,低头看着少年。

    “明代的收藏者关注的东西主要是五大窑,但到了明成化时期,官窑和民窑的制瓷水平都非常高,麻仓山的土也是最好的阶段,明成化年间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这种压手杯、鸡缸杯这些小器。雨过天青~金丝铁线~晕散的苏料~古拙稚鸡,釉下青花,釉上彩绘,都很漂亮。”大喜边说边用纤细的手指,点着玻璃墙里面的小物件儿。

    “到了清代,仿明成化的仿品特别多,尤其是清康熙、清雍正年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造假的水平相当高了,有时候用一些专业的仪器设备都不一定能看出来,从器型画片、原料、款识上也是,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都高度复刻,现在市面上九成以上的这种物件儿,都是清代仿的。所以我说,这个东西要看淮哥,到底是按哪个朝代入的了。”

    大喜目光沉静的看着玻璃墙里面的东西,语气平和的说。

    “那就是假的喽?”一个长相帅气的大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