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钟表(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决定将地球分为 24个时区,每个时区差一小时。那谁来做零点呢,就是以格林威治子午线来划分,这样就很容易计算另一个城市是什么时间。】

    明-朱元璋

    这玩意就为了出海?顿时便不感兴趣了,还嘱咐太子,以后仍要行海禁,不能让倭寇在海边做大。

    明-永乐大帝朱棣

    此时朱棣很是兴奋的看着这个视频,同郑和说道,“朕下旨让人研究此物,祝你出海,如何”

    “多谢陛下圣恩,陛下英明”

    此时一位大臣出来说“陛下,据宋史记载,苏颂使契丹,遇冬至,其国历后宋历一日,北人问孰为是,颂曰:历家算数小异,迟速不同,如亥时气节交,犹是今日,若逾数刻,则属子时,为明日矣,或先或后,各从其历可也,北人以为然。前人早就已经知道了时间差,只是未划分区域,不如由现在的我们来完成,分时区,制海图。”

    “准”朱棣此时对航海很是重赏,对这些事也接受的快,而时间往前推一点。

    【到了现代,就是石英钟,原子钟计时。也是利用其震荡频率的稳定性来计时的。还有一种钟比较特殊,它只和过去有关,那就是碳 14,碳 14 半衰期大概是 5730 年,也就是说每 5730 年样本中其含量都会少一半,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测量动物化石,古董的碳 14 衰变程度来确定年份】

    视频播放结束,好多人看完都是一脸懵,完全不晓得为啥要这么精准的时间,只觉得好厉害。而墨家的一部分人正在琢磨机械摆钟,既然天幕连擒纵的结构动画图都展示出来了,不亲自动手尝试一下,那可就太对不起自己这一身好手艺了。

    此时的墨子正想着怀表的事,毕竟提出了比试,可不能丢份啊。

    陈勇还没吃完饭,于是又选了几个新的电子榨菜,接着播放。这些视频放出,古人又是一顿激烈的争论。

    明朝-朱棣

    “三宝,你远洋,可有可发现这先见船帆后见船身的情况?”明太宗(成祖)朱棣有些好奇的问。

    “陛下,臣拿那千里眼确有发现,臣的船员也讨论过北极星越往南越低,反之越高,只是,只是臣愚钝,不曾深究”郑和向前一步请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