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农业税(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看出来了”。

    陈勇:“但我家里的生活质量是有上涨的,尤其是从我初、高中开始,大概在2014年左右。从我家以及整个村子和附近几个村子来看,农民生活质量是大幅提升的,农村面貌是有极大改善,所以说成本转移到化肥上面,“吸血”,“压迫”这些言论其实就是仇恨、阴谋论了”。

    “而且后来实施的“资本下乡”政策也刺激的农村经济发展。城市资本,包括资金、技术、集群管理方面的经验等等进入农村,通过租赁、购买等方式获取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使用权啊”。陈勇重复了一遍使用权的事。

    “简单来说就是有钱大老板下乡租农民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租金收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来源。当企业租赁农民的田地进行耕种时,它们会投入资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并雇佣农民或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这些投资为农村带来了就业机会”。

    王安石:“企业租农民的地,并雇佣农民,企业出种子化肥,农民只需要耕种,那农民不就成了给企业打工的吗,领取工资,收入稳定了。从而不用担心收成问题,洪涝干旱的风险都由企业担着,这确实厉害,逐步改革为百姓谋福利”。

    “而且土地始终是集体的,也不用担心没地导致以后没工作,改革,改革才是正路啊”。

    此时王安石的同僚却有些不解的问道:“可是免除了农业税后,这种模式会被商人利用吧,收商税本身就会把商人地位抬高”。

    看到弹幕的陈勇回复道:“确实,比如说避税通道,取消农业税的政策不应该称为企业发大财后的避税通道。但这个政策是政府为了带动农业发展,只是免税举措被一些不良企业用作为避税的手段,所以接下来就是要以不断的完善法律措施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为根本,不能因噎废食,至于商税抬高商人,是抬商人还是抬士大夫,要不你再思考思考?按你这逻辑农民地位应该很高吧”。

    王安石等人:“”

    看了看时间,快到下班时间了,陈勇:“好了,今天就聊这些,我们这个时代农民和土地之间的一些故事就先告一段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