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月底,天气转暖,临安县的酒坊开始大量产出天香酒。
何小官接受几人的意见,没有将天香酒的第一个分号设在京都,而是设在了上庸郡。
到了三月中旬,樊文清开始在上庸郡筹备新的酒坊,面积是临安县酒坊的数倍,项六被接过来,培训新招聘的酿酒师傅。
在庸藏铁矿旁边,五个高炉拔地而起,还有几个铁匠铺被集中到了不远处的树林里。
从铁矿石到到熟铁,一部分作为原料出售给其他州郡,还有一部分就地被打造成各式农具,由商队卖向整个大宣国!
至此,何小官拥有了宣国最大的白酒作坊和最大的铁制农具生产作坊,还拥有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商队!
在那个时代,高炉炼铁绝对是独一份,出产的熟铁在经过铁匠师傅的捶打,所打造出来的铁器不管是韧性还是强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根本性的变化,无需宣传也能闷声发大财!
产业多,需要的人手就多,务工的人拿了工钱就想着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亦或是给老婆扯一块花布做衣裳,各行各业的需求也就多了起来,整个上庸郡都是一番繁荣的景象!
“老黄,郭穣那边如何?”何小官问道。
最近几个月都太忙,从来没有到过白头山看一眼。
“问我?不如自己去看看喽!”
何小官撇撇嘴,“走吧!去看看!”
两人打马奔去,距离两里的时候就就听到震耳欲聋的喊声!
“小子,随我来!”
老黄骑马在前,何小官跟在后面,马儿顺利越过一道山梁,到了半山腰。
“看吧!”
这里居高临下,整个山坳尽收眼底。
一万骑兵排列整齐,分成了数个方阵,前进,停下,齐射……
步调一致娴熟,从上面看去,就像一幅规整的会移动的画!
“挺好!郭穣果真是大将之才!”
老黄阴阳怪气道:“你小子干啥都一般,就是看人挺准的,夸你一句的话,就是知人善任……”
听听,这夸人夸得也太含蓄了!
“老黄,我还是想学剑,哪怕混个半吊子水平也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