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都因这村里方先生起的名字,让我找不到活干。”
提起方先生,这人那可是李白衣的梅鹿乡里赫赫有名的一位教书先生,听乡里的人说方先生曾经是个秀才,做过官,来到这穷乡僻壤的边疆谋生是因为得罪了贵人,为了保命迫不得已的来到了梅鹿乡当上了一个普通的教书匠。
之所以这样一位大人物,还为地痞流氓的李白衣起了名,是因为一个故事。
有年金秋十月,边疆寒雪,饥荒蔓延,再加上乱世必有乱匪做恶,让身处这场灾难的人们更加的雪上加霜,梅鹿乡有不少的人易子而食。
李白衣在梅鹿乡也算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不是因为他是个地痞流氓,在这里流氓地痞多了也不缺他一个,而是因为他有一个英雄父亲——李刀。
梅鹿乡的老人们直到今天依旧在传唱着李白衣的父亲:“小时候胆子小得很嘞,不经常说话,长大了也依旧受人欺负,也不吭声,挨打了就挨打了,谁知道就是这样的人却拿起了刀,保护了我们,真是一个大好人。”
“大好人”这样的词眼从来没在李白衣的心里停留过,对那记忆里已经日渐模糊的父亲更是无话可说。
父子间无话可说往往是最可怕的关系。
李白衣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原因就源自于老人们说的他父亲李刀的那件英雄故事。
南朝人对北莽人是恨之入骨的,因为北莽人总是在入侵着南朝的疆域。
李白衣小的时候,南朝的边疆就因为那些该死的北莽人的入侵,边疆线一直退到了如今的梅鹿乡,这让梅鹿乡的所有人都很是恐惧,因为如果让北莽人那群蛮子入了乡里,那可真是会流血成渠。
血夜终归是来了,那是一个满天倾盆大雨的夏夜。
梅鹿乡的人们大多静静地睡着,只有一阵阵狗叫声不停地响起,像是在提醒那每一间屋子里的人们:大灾来了,快醒来。
野狗的叫声与那远处的喊杀声相比,显得太没有力量了。
梅鹿乡得夜灯一盏皆一盏地亮了起来,人们终于从梦里醒了过来,有的人打开门一看,立马向着逐鹿城的方向跑去,连家里的财产,乃至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不管不顾了。
至于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地痞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