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倪裳或许可以顺着曲萝衣给她铺好的台阶远离眼下的这场纷争,可她生于曲氏,长于曲氏,终究放不下许多人情与世故:
她不想母亲背负一生的内疚,亦不想父亲背负曲氏的骂名。曲氏家和之时她努力尽好一个曲府小姐的本分,内敛藏拙,不露太多锋芒。而此刻因她之故让曲家所有潜藏的矛盾爆发,曲倪裳觉得自己理应站出来,好好理一理自家的那些旧事了。
“不过在面见东宫之前,孙女斗胆有几件事要求祖母。”曲倪裳不卑不亢,平视祖母倚老卖老的权威。
她虽以“求”字启口,但眼神笃定,全无“求”的神色。若非碍于辈分,那些相求之语,便如同皇子妃外嫁前向母家传达的吩咐若干:
“其一,无论倪裳嫁予太子还是黎王,都是皇子之尊。曲家诗书世家,断没有让王妃生母、糟糠之妻下堂的道理,请祖母收回成命,往后再不要提休妻这等有辱门楣之事。”
曲老太太眼神躲闪,她本意就是逼曲倪裳就范,并无离弃朱碧落的决心,曲倪裳此言全顾大局,她无从反驳。
“其二,曲氏家丁不兴,绝非一代之过,祖母缘何以五十步笑百步?况且,当年父亲求娶朱氏女,祖母是乐见其成的。洛河朱氏、中宫娘娘这些年来给予曲家的帮扶,曲氏子孙当思图报,又怎么能过河拆桥呢?”
“祖母苛责我母,不过无嗣。多年来,我父母虽有拌嘴,但总体来说亦算得琴瑟和谐,父亲为人豪爽,母亲常自掏嫁妆贴补中匮,多年来未尝怠懈侍奉婆母之责。家和万事兴,若我父母日日鸡飞狗跳,想必祖母头疼之际也不会日日以无嗣为平生执念了!”
“请祖母同意,放下父亲另娶另纳的执念,将芳怡姑姑速速外嫁,并同意让我母亲过继宗室子为嗣。”
曲倪裳提及“芳怡姑姑”,一下子就触动了曲老太太的神经,多年来她留着自己这个亲侄女,就想着要给曲蕤飏填房补缺,奈何曲蕤飏一再拒绝,苦无插足的机会。
曲老太太尝以“无嗣”休妻朱氏女也非一日两日之事了,所以自然不会轻易让朱碧落过继。
就是朱碧落自己在听到曲倪裳的这个提议的时候,也不禁吓了一跳。但母女连心,她总是相信曲倪裳不管说什么做什么总是为着她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