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截。
余下的成年女性遭到了东宫一党的无情玩弄,还被东宫下令挂上了易县的城墙,逼迫逆党就范。
风吹日晒,衣不蔽体。
妇孺本就体弱,如此不留人情的清扫,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存活下来,而且死得毫无尊严。
“这便是京都大劫案为什么只劫掠贵女的原因,而且被劫的贵女大多是东宫一党。”
黎王陈述事实的语气里有太多的无奈,他掩藏了太多当年在易县所见的残酷,但是黎王妃能够从黎王的语气里感知他的悲悯:
东宫初出茅庐的残忍,迫使逆党被逼成劫匪,冤冤相报,以至于酿成了京都贵女和梅菉的悲剧。
一切,本可以避免。
“既然是逆党所为,京都大劫案后来又为什么要定性成异族所为呢?”黎王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父亲曲蕤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黎王叹了口气:
“大理寺卿为什么就范,以异族作案将震惊大雍的劫案了结;父皇为何以天子之尊亲自为画师梅菉下定义、妄图以清白热议转移世人对劫匪背景的追踪和揣摩,都是为了一人而已。”
王妃心知肚明那人是谁:
“东宫太子。”
为了保全太子的声名,为了掩盖太子追击逆党时犯下的罪行,为了补救太子清扫逆党不成反而引发轩然大波的过错,为了将那些贵女被劫掠的东宫党羽蒙在鼓里、依然坚定地为东宫摇旗呐喊、保驾护航。
黎王继续道:
“那时大理寺刚刚抓获了一队北蛮奸细,尚未定论,就被曲大人秘密替换,成了公众眼中的京都大劫案的元凶。”
“当时京都护卫营和大理寺卿的人马追踪到劫匪的时候,他们正躲在山洞里,其中还包括几个受辱的贵女,东宫丝毫没有在意这些人的死活,他下令用火”
“焦尸难辨,京都贵女大劫案就此结案,世人很难从其中窥探更多。”
“可是偏偏,可那一队北蛮人,并不是寻常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