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宝印(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甘州,远离朝野纷争。

    她预料了自己必然会到来的结局,想把她心爱的儿子托付给镇北将军刘敏真。可十四岁的少年早已有了自己坚强而独立的意志,纵使刘敏真祭出了甘州大印,他依然不屑一顾。

    他要回到命悬一线的京都城,义无反顾。

    少年的黎王苏怀岷以其全副身心抗拒着镇北将军,拒绝着他的示好与靠近。当刘敏真执意把甘州大印留在他手上的时候,他的抗拒写满脸上,他甚至说:

    “镇北大将军,你有儿子。”

    刘敏真却笑了:

    “臣早在十几年前便没有了儿子。”

    黎王嗤之以鼻,少帅路云起飞扬的面目比任何人都生动。

    然而刘敏真却说:

    “路云起记在别人的名下,他不是臣的儿子。甘州军或有少帅,但镇北将军没有世子。”

    拥护元妃的儿子成为甘州之主,并为此扫除一切可能的竞争,那是镇北将军的决心,是刘敏真力图剖与黎王苏怀岷的一颗真心。

    可是,黎王拒绝了。

    少年的黎王有着不同于其面容的老成,他以一双沉稳却锐利的眼眸洞悉着时局的厉害:

    “将军以为,偏安一隅便可长治久安吗?”

    在少年黎王的质问中,刘敏真第一次感知到自己老了。

    这并非在于身体上的衰老,而在于行动上的保守。

    他不再负有少年锐利,他不再对未知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锐利,他只想偏安一隅。

    他固守着三十万甘州军,以为那便是立身保命的根本。

    彼时,他将甘州大印交到黎王手上的时候,纵然是出于一片爱意与真心,但其中不乏对元妃的成全与奉献。

    少年黎王拒绝了宝印,固然是因为他在情感上拒绝承认母亲与眼前这个人的纠葛,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京都城每日都上演的纷争和缠斗中看明白的真相远比远在边陲多年的刘敏真多:

    “将军的战场在这里,但本王的战场在京都,远离避免不了纷争,本王想得到的东西、想守护和反抗的人都在京都。”

    “况且,本王年资尚浅、羽翼未丰,将军贸然将三十万甘州军交到本王手上,是对三十万甘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