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笑了。
中宫后来给当今回话,对此事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
“那贱婢自作自受,可怪不得旁人。”
自此之后,中宫对后宫每一位嫔妃都是和颜悦色、爱护有加,博得了一片美名。暗中也停了对后宫的管制,不再挖空心思给当今的那些宠妃下药,却时刻关注着后宫的动静。
当今正值壮年,后宫佳丽三千。夜夜笙歌,却依旧碧波无漾、风平浪静。
中宫心上的明镜,便亮了。
那日当今在御花园设宴,欢送谡王远赴封地,中宫一看到谡王,便慢慢回忆起了朱碧落说过的那些陈年的玩笑。
谡王与当今颇得相像,而且年轻、高大、挺拔,中宫看着他,听闻他三年生了八个儿子,神色间渐失端庄。
但她身为帝后,纵使饥渴难耐,也不能飞蛾扑火。
换句话说,虽只求一夜欢愉,但那位也是有身份的人,总是要装出爱情应有的样子。
谡王留下的那根玉簪,便成了爱情最好的佐证。
这根玉簪,当初被朱碧落捡了交给中宫,为的是人言可畏,不至于落人话柄。
隔了经年,被朱碧落重新交到谡王的手中,完好如初,些微有些不同,便是上面雕刻了一个小字:妤。
将自己的闺名雕刻在男子所赠的玉簪上,是为何意,谡王过目便已了然。
以少年的把戏撩动藩王的心,彼时的朱碧落胆战心惊地等待着谡王的回答,那是她此生做过的最大胆的举动。
中宫告诉她:谡王要走了,本宫只是想要私下再见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