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下)(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直板着脸的冯夫人听到李山如此说,倒是真心高兴起来。

    看得出起码李山起码对冯玉岭算术的本事是认可的。

    “哼!那小子从小就不学无术,不给我惹事儿就是好的了!”

    冯老爷眉头一皱,并不赞同李山的话,只当他是客气。

    此时躲在柱子后面偷听的冯玉岭一下子就红了眼眶,难道他真的不管怎么做都不行吗?

    没想到冯老爷会这么说的李山也无言以对了,只好站起来提出告辞,说下午还有时间可以继续去学堂。

    从冯家出来后,李山惊讶的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百姓在假装路过往里面瞅,希望能看出发生了点啥。

    见到李山出来,有几个闲的没事儿干的闲汉就围拢过来,“小神童,怎么回事啊?冯老爷没有为难你吧?”

    一名络腮胡大汉询问,他平日里虽然没有正经活路,却最爱打抱不平,自诩为说书先生口中的侠义之士。

    “放心吧,冯老爷是讲道理的人,一开始我们和冯家小少爷也只是有点误会,后面也是正经比试。并没有大家口中的冯家仗势欺人抢拐了百姓去做下人一事。”李山大声解释。

    根据他刚刚跟冯老爷的交谈,估计就算当初他没有出面,冯老爷也不会让冯玉岭真的把李大郎变成他家下人的,也就是让他们赔钱了事。

    可能跟在边疆生活过有关系,冯老爷治家手段简单粗暴,但并不喜欢为难人,他看多了老实人跳起脚反杀的事件。

    再说了,府上有个心不甘情不愿的下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多少大家庭都毁在小人物身上。

    只不过哪怕正常赔钱,对李大郎来说也跟天塌了一般。

    要知道现在的银子很值钱,五两够农家一个大家庭嚼用一年,哪怕衣服价值的一半是二两半银子,也够农户三口之家一年生活的很好了。

    对抵抗灾祸能力弱的普通百姓来说,少了一年的嚼用,来年稍微收成不好或者生个病什么的,断炊了可能一个家就垮了。

    ……

    “李山,你等等!”

    正在往顾先生家走的李山突然听到一道耳熟的声音。

    回头望去是冯玉岭一瘸一拐的过来了,“你为什么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