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日,弹劾李山的事情就愈演愈烈,甚至开始有大臣们联名上书,要求五皇子给李山定罪,都被五皇子暂且糊弄过去了。
但他清楚,若是再过段时间,平远将军他们还不回来,怕是老师要保不住了,只能将其暂时发配边疆。
他和父皇包括老师都知道,这里面除了那些将子侄送出去的武将、单纯看李山不顺眼和想瓜分利润的官员外,还有世家的手笔。
李山早已私下找过五皇子,若真到了那天,请求五皇子帮他照看好留京的家人,他不愿景元帝在最后的时期在史书上留下任何不好的评价。
那天五皇子虽表面平静,内心触动不可谓不大。
父皇这一生前期有周太傅拼命相护、中期有右相相互扶持,后期有李大人拼尽全力只为保全父皇名声。
翻遍史书,这也是极其罕见的,不知道他这辈子是否能得遇到一位这样的忠臣能臣。
三个月后。
五皇子探望了因为吹了风又病了的父皇,苦着一张脸去上朝了,他现在都不敢告诉父皇如今朝堂上大家对老师的弹劾。
不然父皇一定忍不住会强撑着身体上朝帮他的。
果不其然,今天大家的主题又是弹劾李大人,似乎好多官员最近就这一件事儿可做,没有其他公务了,真是让人苦恼。
且舅舅家也对老师有意见,常常明里暗里的对他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他如今面对朝臣,远不如父皇面对他们时强势。
“求殿下公正严明,严惩李大人!”
御史再次严肃抨击完李山为了虚无缥缈的事情组织出海害得大晨损失不少人口财物的事情后,一位小官出列大声说道。
不一会儿又有众多官员大声帮腔:“请殿下公正严明,严惩李大人。”
想帮李山的好友们,哪怕不断的和大家辩论,也于事无补。
五皇子气的脸都快绿了,他第一次体验到父皇说的,帝王和臣子们之间也会对权利有所争夺。
但他如今的威望远不如父皇,不足以支撑他不顾文武百官的意见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李山平静的看着这一幕,知道五皇子快撑不下去了,心中没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只想着该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