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寻村踪之汤丹镇兴隆村(8/1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立,到搬迁之路的艰辛,再到原村的废墟,兴隆村的故事见证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兴隆村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兴隆村的村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挑战。他们将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兴隆村将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村的废墟,虽然已成为过去,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经验,将永远激励着兴隆村的村民们,在新的征程上,不断追求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9

    现状

    包包村民小组,这个名字承载着兴隆村东北部一片土地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个村民小组坐落在兴隆村的东北角,地势相对平坦,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片土地铺就的一块绿洲。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它们如同绿色的屏障,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这些树木中,不仅有高大的松柏,还有各种果树,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为包包村民小组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这里的土地肥沃,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村民们在这里种植了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还有桃子、苹果、梨等水果。每当丰收的季节来临,包包村民小组的田野里金黄一片,硕果累累,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包包村民小组的命名由来,蕴含着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村里的老人们讲述,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原始的森林。林中生长着无数高大的包谷树,它们粗壮的树干、硕大的叶片,为这片森林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们常常在林中劳作,采摘包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片森林逐渐被开垦,村民们在这里定居,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为了纪念这片曾经茂密的包谷树林,村民们便将这片区域称为“包包”。这个名字既体现了村民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们对包谷这种作物的依赖和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包”这个名称逐渐演变成了包包村民小组的正式名称。这个名字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