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寻村踪之汤丹镇新发村(7/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活用品,还开始尝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欢迎。

    普桃花还积极推动新发村的文化旅游发展。她认为,通过旅游业,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新发村的传统文化。她组织村民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项目,包括传统手工艺体验、农家乐、徒步旅行等。

    “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新发村的传统文化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普桃花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新发村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普桃花的带领下,新发村的传统文化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我凝视着普桃花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年轻村委会成员的敬佩,也对她所做的一切充满了深深的期待。新发村的未来,因为有了普桃花这样的年轻人,而显得更加充满希望与活力。

    6

    新发村,这片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由六个独具特色的村民小组紧密编织而成,它们分别是:坪子、石庄、下梨树坪、坪沟、上新寨、下新寨。每个小组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和名字的由来,它们共同绘就了新发村这幅丰富多彩的乡村画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坪子小组。这里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是耕种的理想之地,因而得名“坪子”。坪子小组的村民们世代以农为生,种植着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春天,稻田金黄一片,宛如铺满大地的黄金地毯;秋天,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坪子小组的名字,不仅是对地理特征的生动描绘,更是对村民们对丰收的无限期盼的寄托。

    紧接着是石庄小组。这个小组的名字源于附近的一座巍峨石山。这座石山不仅是村民们的石材资源宝库,更是他们精神的象征。石庄小组的村民们以开采和加工石材为业,他们的手艺精湛,制作的石雕、石碑等工艺品远销四方。石庄的名字,见证了村民们的勤劳与智慧,成为了他们勤劳精神的象征。

    下梨树坪小组坐落在新发村的一处山间盆地,这里的梨树成片,每到秋季,梨花盛开,果实累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下梨树坪的村民们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