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高超,他们制作的杉木家具、木雕、竹编等工艺品,不仅在东川享有盛誉,还远销省内外。”
李国昌的讲述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将我带入了杉木村的历史长河。我不仅了解了杉木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更深刻感受到了李国昌对村庄的深厚感情。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我知道,这次与李国昌的邂逅,将是我这次寻访中一段宝贵的记忆,也是我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一步。
3
在李国昌的热情引领下,我踏入了杉木村的一个标志性地点——称杆。这根巨大的木杆,如同一位古老的守护者,矗立在村中心的一片开阔地上,周围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李国昌指着称杆,向我娓娓道来它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这根称杆,是我们杉木村的精神象征。”李国昌的声音中充满了敬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我们村因杉木贸易而兴盛。为了维护村规民约,村民们共同决定设立这根称杆,作为公正的标志。”
我走近称杆,细细观察着它的每一道纹理,每一处岁月的痕迹。称杆的表面刻满了历史的印记,木纹清晰可见,仿佛在低语着它的过往。李国昌继续讲述:“这根杆子的名字,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有一位村民因偷窃被村民捕获,为了警示他人,村民们决定用这根杆子实施刑罚。”
我听得入神,不禁问道:“那是什么样的刑罚呢?”
“这是一种古老的刑罚,称为‘称杆刑罚’。”李国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被判处刑罚的人会被绑在杆子的末端,随着杆子的升起,他们会感受到极大的痛苦。这种刑罚不仅是对个人的惩罚,也是对整个村庄的警示。”
我闭上眼睛,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心中不禁为那些曾经遭受刑罚的人感到惋惜。李国昌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声说道:“虽然这种刑罚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它却成为了我们村历史的一部分,提醒着我们珍惜公正和正义。”
随着李国昌的讲述,我对称杆的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意识到,这根杆子不仅仅是一个刑罚的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见证了杉木村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村民们对公正和法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