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寻村踪之汤丹镇中山村(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耕交响曲,每一滴汗水都诉说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我观察到,这里的村民虽然生活在山区,但他们的生活节奏并不缓慢。他们充分利用山间的自然资源,种植茶果、药材等经济作物,同时,也珍视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生活相结合。

    在王琼花的引领下,我还参观了中山村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风格古朴,雕刻精美,它们不仅是中山村历史的见证,也是村民们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

    夕阳西下,我站在中山村的山梁上,俯瞰着整个村子。在落日的余晖中,中山村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这里的山水,这里的村民,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让我对中山村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我意识到,中山村的山水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这里,村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我将这些所见所闻,以及我对中山村的感悟,深深地刻在了心中,它们将成为我笔下的宝贵财富,永远闪耀着中山村独特的光芒,如同山间的溪水,潺潺流淌,永不干涸。

    5

    清晨,我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踏上了前往大绿山的旅程。大绿山,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气息,它静默地坐落在中山村的西南方向,是中山村周边最有名的山之一。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如同大自然的绿色宝石,因此得名“大绿山”。

    沿着蜿蜒的山路,我来到了山脚下,看到了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着迷彩服,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正在森林中进行着各种林业活动。我好奇地走上前去,遇到了其中一位林业工人,他名叫张有同。

    张有同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并邀请我到他的工作点坐坐。我跟着他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来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小屋。屋内虽简陋,却整洁有序,墙上挂着一些林业工作的照片和图表,记录着大绿山的绿色故事。

    张有同给我泡了一杯清香的茶,然后开始讲述大绿山的森林传说和村民们的林业活动。

    “大绿山的森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张有同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情,“相传在很久以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