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们会定期为稻田施肥、除草,呵护着稻苗的成长。
夏日炎炎,正是收割的时候。村民们身着粗布衣裳,头戴斗笠,手持镰刀,走进稻田。他们弯腰低头,一镰刀一镰刀地收割着稻谷。汗水浸湿了衣背,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因为,这些稻谷将带给他们满满的幸福。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稻谷金黄,沉甸甸地垂挂在稻穗上。村民们将稻谷收割回家,晾晒在晒场上。稻谷晒干后,他们会将其碾成米,储存起来,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冬天,是休耕的季节。村民们会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土地,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他们用犁头翻耕土地,让土壤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在小田坝,农耕生活充满了节奏和诗意。村民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与土地共同呼吸。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我站在小田坝的田埂上,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富饶的宝地。他们的农耕生活,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小田坝的水田记忆,是我对江西村农耕生活的深刻体验。在这里,我看到了村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对传统的坚守。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宝石般镶嵌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笔下的宝贵素材,永远闪耀着光芒。
5
在江西村的深处,我踏入了这片土地上一处焕然一新的村庄——新房子。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废墟,如今却如同凤凰涅盘,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里,我有幸遇到了徐正琦,一位年过六旬的村民,他的眼神中交织着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向我娓娓道来,村子原名大松树,那棵见证村庄兴衰的古老松树,曾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灯塔,然而,命运的无常让这一切化为乌有。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火势如同脱缰的野马,我们几乎束手无策。”徐正琦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火光冲天,整个村子都被映照得如同炼狱,那棵古老的松树也未能幸免于难。”
重建的过程充满了无尽的艰辛。徐正琦说,火灾发生后,村民们的心情跌入了谷底,但绝望中他们没有选择放弃。在村长的带领下,村民们迅速集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