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生凹塘自然成 天生塘名由此名(4/1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沈向东微笑着回应:“那是自然的。天生塘村的人,从小就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我们的精神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而且,我们村子里还有许多传统和习俗,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的瑰宝。”

    我好奇地问:“能具体谈谈吗?”

    沈向东点了点头,开始讲述一些村里的传统习俗。他提到了“土地公祭”,这是每年农历二月二举行的仪式,用以感谢土地公的庇佑;还有“丰收节”,这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随着沈向东的讲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年代。我深深地被天生塘村的精神所感动,也被这里的历史所吸引。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有机会亲身体验这里的日常生活,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和精神,让天生塘村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流淌。

    4

    阳光轻洒在天生塘村的小径上,为这古朴的村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活力。林梅,这位村里的年轻一代,热情地引领我踏上了探索天生塘村各个村民小组的旅程。每一处地方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和名字,宛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缓缓展开村庄的历史长卷,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沉淀。

    我们首先踏入天生塘村民小组,这里曾是村委会的所在地,海拔之高,仿佛置身云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村中有一处自然形成的凹塘,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汇聚成一个小巧的湖泊,四周绿意盎然,鸟鸣花香,因此得名“天生塘”。这个小巧玲珑的村庄,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宛如世外桃源,静谧而神秘。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18年,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村民们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搬迁到了东川城区的易地安置点。这个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落,逐渐被时光掩埋,只留下了一串串深情的回忆和村民们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不舍。

    我们的脚步随后来到了小田坝片村,这里包含了沟对门、中排、下排三个村民小组,又被称为曲靖小田坝。这片土地海拔适中,为村民们提供了宽敞的耕作空间。传说中,很久以前,一位姓沈的曲靖人看中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决定迁居于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