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红山村,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杨应奎老人最后说道,“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初心,都要像红山一样,永远充满生机,永远充满希望。”
老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我感受到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自从更名为红山后,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应奎老人回忆道,“我们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种植茶叶、洋芋、玉米等作物。同时,我们也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努力改善环境,让我们的红山更加美丽。”
我听得入神,不禁想象着红山村从黑山到红山的转变,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一个村庄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
“记得那时候,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碌于田间地头。”杨应奎老人微笑着回忆,“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丰收的景象,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我看着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红山村的变迁,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更是我们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杨应奎老人总结道,“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红山村的发展史。”
我站起身,向杨应奎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他分享的宝贵历史。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红山村从黑山到红山的蜕变,看到了村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次遇见杨应奎老人,让我对红山村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探索这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去发现更多关于红山村的故事,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让这些故事在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红山村的历史,宛如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它从古至今,历经无数风雨的洗礼,每一次的名字更迭和行政区划的调整,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同岁月的足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在民国时期,红山村隶属于巧家县,那时的它还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