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村与周边村庄的自然分界线,更是南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交汇之地。群山环抱,地势陡峭,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拖落村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守护着一份宁静与纯粹。
分水岭小组,作为拖落村的地理中心,其北面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南面则是广阔的平原,东西两侧则与周边村庄紧密相连。这里的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分隔了拖落村与外界,也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过往的行人和商贩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海拔约1650米的分水岭小组,气候凉爽宜人,四季分明。山上的植被茂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村民们的绿色礼物,为这里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一抹生机。
分水岭小组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少量彝族居民的到来,为这个小组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使得这里的民族关系和谐融洽,如同一条五彩斑斓的纽带,将不同文化紧密相连。
分水岭小组的经济活动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主。尽管地势陡峭,但这里的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这些作物的生长。村民们通过梯田耕作,使得玉米和土豆的产量逐年提升,这些粮食不仅是村民们的主食,也是他们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
在农业生产的同时,分水岭小组的村民们还善于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采集野生药材。人参、黄芪、党参等中草药在这里的山林中生长茂盛,村民们通过采集这些药材,既满足了自身的医疗需求,也为家庭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分水岭小组的村民们深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生态农业示范点,通过科学种植和养殖,保护了山区的生态环境。他们用智慧和勤劳,为后代的子孙守护着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留下了绿水青山,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篇章。
10竹箐(1-2组)小组
在拖落村东南隅,竹箐(1-2组)小组宛如一颗翠绿的明珠,镶嵌在连绵的山峦之间。这里以丰富的竹林资源而闻名,成为拖落村的一方绿色宝库,生机盎然,绿意盎然。
竹箐(1-2组)小组的地势起伏,山峦叠嶂,给人一种雄伟壮丽之感。这里的竹林覆盖了山间的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