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发猓谐音石岩下 獐子传说意深藏(2/1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政区划的变迁见证了发罗村的发展历程。在明朝时期,发罗村隶属于贵州布政使司所辖。到了清朝,村子划归云南省昭通府管辖。民国时期,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发罗村归属云南省昭通专区。新中国成立后,村庄的行政区划几经变动,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归属于现在的阿旺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罗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村民们勤劳朴实,世代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村中的建筑风格保留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木结构的房屋、青石板铺成的巷道,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温馨的年代。

    如今,发罗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政府的扶持下,村民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这里的乡村风情。发罗村,这个古老的村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

    在发罗村的日子里,我有幸邂逅了三位村民,他们分别是李存志、杨顺金和邱菊。他们不仅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更是发罗村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以下是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村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深情讲述。

    1 岁月的讲述者李存志:李存志,这位满头银发的长者,已年过古稀,76岁的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他的眼眸深邃如古井,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无法掩映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记忆。

    每当提起发罗村的往昔,李存志总是激情满怀。他指着村口那棵历经沧桑的古树,语气中洋溢着自豪与感慨:“这里,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见证历史的眼睛。这棵树,已有几百年的岁数,它静默地伫立在此,如同一位忠实的守卫,目睹了我们的祖先从遥远的故土迁徙而来,也见证了我们的子孙在这里生生不息。”

    李存志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村庄的历史故事,宛如翻开了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他说:“我们的祖先,原本生活在中原肥沃的土地上,那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灾祸连连的年代,他们为了寻求安宁与生存,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迁徙至这片陌生的土地。”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李存志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他继续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