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始于这个初秋的清晨,始于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寻踪者。
二
沿着大白河畔的小径,我们一行人继续前行,朱兴旺的热情讲解如同潺潺溪水,引人入胜。他引领我们踏入芋头塘村,这个饱经岁月洗礼、承载着时代变迁与村民智慧的小村庄。
“芋头塘村的故事,源远流长,始于清朝时期,那时它隶属于东川府清宁里。”朱兴旺站在村口一块古老的石碑前,指着上面斑驳的字迹,缓缓叙述,“自那时起,我们的祖先便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岁月如梭,芋头塘村在时光的洗礼中逐渐壮大。到了2019年,村子已经从原始的自然村落蜕变成为村民委员会管辖下的村组。朱兴旺指向村中心的广场,继续他的讲述:“你看,这里曾经是村里的集市,如今成为了我们村民聚集、欢庆的场所,每年的节庆活动都在这里热闹非凡。”
芋头塘村,一个历史悠久的美丽村落,下辖着19个各具特色的村民小组,它们散落在广袤的土地上,如同一颗颗明珠,共同绘就了乡村的壮丽画卷。
首先,功山梁子小组坐落在村子的至高点,地势险峻,山峦叠嶂,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村民们世代守护着这片土地,用辛勤的汗水耕耘,使得功山梁子绿意盎然。
岩脚小组毗邻山脚,土地肥沃,是芋头塘村的主要农业区之一。金黄的稻谷、玉米和红薯在丰收的季节里,将田野染成一片金黄,令人心旷神怡。
柳树凹小组因村头一棵古老的柳树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村民们以养殖家禽、种植蔬菜为生,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坪子小组位于一片开阔的平地,是芋头塘村的交通枢纽。村民们以经商、手工业为生,为村庄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务。
木嘎(1-2组)小组隐匿于深山之中,自然环境保存完好,村民们过着原始而宁静的生活,依靠山中的资源自给自足。
犁头山小组因山形似犁头而得名,地势崎岖,村民们在此开垦荒地,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作物。
三家村小组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们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以种植水果、养殖牲畜为主,成为芋头塘村的果业基地。
梳山小组因山形似梳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